查看原文
其他

放弃出国,选择保研清华,他是这样想的

融媒体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3-14

吴永琦

16级贝尔英才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奖

在ICC 2020上发表论文一篇

现已保研清华大学通信方向


1


稳扎稳打学知识,找到自己的路

刚进大一时,吴永琦就已经确立了出国留学的目标,只因想要追寻更优秀的自己,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他也曾刷过托福分数,练习口语,精听对话,然后不断改进。虽然因为形势和心态的变化选择了保研,但他在英语学科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这点在保研面试中为他加了很多分。

努力是不会骗人的,吴永琦深谙这一点。学习大学课程时,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学通”。每学期开课时老师推荐的参考书,很多人往往是“码着”——添加“稍后再看”,但吴永琦通常会去翻一翻,“这其实跟我上课效率不是特别高有关系,翻一翻课本,再找一些资料相互印证,才能尽量确保自己学懂了某一项知识。”

我基本上是deadline驱动的人。”但此“ddl”非彼“ddl”,吴永琦觉得,一旦心中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那么这个“ddl”就会比实际的日期早几天。“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专业领域做出一定的成果。”抱着这样的目的,当偶尔想要拖延时,一想到“这个知识我没有学懂,万一以后要用到怎么办”,他就会毫不拖延地当场解决了。

“学霸”的背后总是有一群同样优秀的“学霸”。来自贝院的吴永琦,处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里。“具体来说,就是每个人都在认真学习,都愿意把收集到的资料分享出来,愿意一起思考更多的问题。”舍友之间也会经常排忧解难,“我们基本上每门课都会互帮互助,就比如大三上的通信与原理,我学的不是非常好,很多问题都是我的舍友帮我纠正过来的。”

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个热爱学习的大环境,再加上对前路的客观评价对自己实力的综合评估,吴永琦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了大学四年,给自己的本科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


科研竞赛常客,从铜奖走向金奖

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占据着吴永琦的竞赛生涯里的“大半江山”。大赛要求最多三个人组成一个队伍,编写程序解决7~11个问题。有趣的是,每当一个队伍回答出一个问题,就会有志愿者把代表此题颜色的气球绑到小组的电脑或桌子上。参赛者只要在比赛时抬头扫一眼周围小组不同颜色气球的数量,就能够粗略判断一些题目的难度,然后调整自己队伍的解题顺序。

吴永琦参加过很多次ACM。大一大二时他的队伍分别拿了铜奖和银奖,虽然实力很强,但还是与金奖失之交臂。大三那年,吴永琦重新与李尧弈和孙斗南组队,再战ACM。这一次,他们终于得偿所愿地捧回了金奖

整个备赛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提高能力的绝佳机会。“ACM给了我比较扎实的码代码能力,”吴永琦这样说道,“大家从大一开始接触编程,各方面都有所涉及,但还是都会去强化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把最擅长的部分做到最强,让每个人都有可以拿出去的锋利之剑。”他比较擅长图论,通过系统性地找书浏览,详细阅读,以此来储备必备的知识。

比赛对每个队员的个人能力要求很强,但如何发挥三个人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合作方式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磨合了一个暑假。校集训队的陈志老师带着我们训练,我们的能力也在不断做题、不断思考盲点的过程中提高,同时也学到了新的想法和知识。”长期训练中,吴永琦和队员慢慢地找到了适合自己队伍的战术风格。“我们一般会同时开两到三道题,两个人工作,另外一个人写测试样例,做初步的思考。”根据题目进行人力分配,不给固定框架,是他们提高战术活动性的小诀窍

(吴永琦与队员在ACM,前排左一吴永琦)

除了竞赛,吴永琦还跟着计算机软件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徐佳导师做了三年的科研。在吴永琦眼中,导师给予他的指导是方方面面的。“刚入门的时候导师列举了打下专业基础需要看的书籍;之后他也找了一些的好的论文让我们培养学术品味;再有他也有给我们做一两个小的项目或者参与一两篇论文练一练手;然后到后面就我就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做实验,写文章请他帮忙提一些修改建议。可以说,徐佳老师给我了一个希望走学术之路的人需要的完整的指导。

谈及科研竞赛中印象最深刻的时刻,吴永琦讲了个故事。当比赛中的一道题目难倒了全场诸多参赛队伍时,他们却出人意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这道题目需要计算一个博弈的均衡,恰巧与吴永琦当时科研涉及的知识领域相重合,因此他们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比赛结束后,在送参赛选手回宾馆的大巴上,听到坐在前面的队伍讨论说:“有一个南邮的队把这道题给做了出来,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到的。”吴永琦这样描述他当时的感受:“你可能觉得对一道题目生出‘天涯逢知己’的感觉很奇怪,但看到我研究的知识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交叉其实是令人意外又惊喜的。”对吴永琦来说,这短短的回忆片段或许也在科研的年月里默默激励着自己,给自己提供不竭的动力和长久的乐趣。

3


保研清华,脱颖而出

大三时吴永琦开始准备保研事宜。如果说保研就像过五关斩六将,那么想要“杀”出个未来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吴永琦说,首先保证入围的硬实力(六级分数、绩点、排名等等),突破夏令营预筛选;其次拥有丰富的软实力(两次交换经历、科研竞赛经历),利于冲进人工筛选环节;再次口语流利,面试顺畅,脱颖而出,拿到心仪目标院校的预录取;最后得到保研名额,突出重围,正式保研。

保研的过程中,吴永琦的心态还是比较放松的。“你的成果已经写在简历上了,虽然面试和临场发挥也会有一些影响,但总的来说经历是已经确定的,所以心态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太大变化。”

保研过程中,吴永琦虽然产生过一些小的动摇,但很快调整好了心态。“面试时我和一位导师挺聊的来,但他最后把我拒了。那个时候我产生了一些自我动摇,但因为保研机会有很多,夏令营也有很多,还可以选择九月份的预推免,也可以选择本校较好的导师,所以我告诉自己,被拒了也没有关系,继续去试试下一个机会。”

吴永琦建议那些对未来方向迷茫的学弟学妹们:“先从找一点事情做开始。比如加入一个课题组。我认为学校的导师们对本科生都是比较欢迎的,可以去主动联系他们。做一点东西之后就会对所学的领域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可能自己的目标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清晰。”


4


“普通大学宅男”日常

在吴永琦口中,自己的课余日常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大学宅男”。看视频、打游戏、打球基本是他休息生活里主要的休闲方式。自从搬到三牌楼后,他爱上了羽毛球。“之前我在仙林可能是一年打一两次,但三牌楼这个羽毛球馆真的非常好!一小时两块钱,还有空调,场地又特别宽敞,还是室内的,没有风。我觉得这简直是学校提供的福利吧。”

羽毛球休闲日常之外,吴永琦也有一群一起聊天的朋友。“我们宿舍一起吃个饭,要打个车,路上可能一个人想出来一个问题,就会一路上吵过去之后再点单,点完单之后再吵,菜上了就吃,吃完再吵,直到吵出一个结果。”一起把娱乐和学术在生活的日常里完美融合,既是一种时刻学习的状态,也是一种劳逸结合的方式。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愿吴永琦学长

在未来的路上继续超越自己,

永远满怀自信!



文案| 刘辰 申王仪佳

采访| 刘辰 申王仪佳

图片| 受访者提供

编辑| 魏博涵

点亮“在看”,吸吸清华“学霸”的欧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